干馍,是沁县名吃之一,形状为圆形,中空有心。山西和陕西有些方面很像,陕西有名的“肉夹馍”,其实就是烤饼夹肉,但陕西人称其为“馍”。干馍与肉夹馍的馍有点像(其实有所不同,干馍是空心,更便于夹肉、夹菜),也可以算作一种烤饼。记得读过一篇文章,好像题目就叫:“干馍,沁县人自古就不叫它饼”。
做干馍,要以温开水和面,还要倒入适量碱水,揉制成不硬不软的面团。以花椒面、盐、香油、面搅和做干馍心。将面团擀开,包入干馍心,再擀成饼放在火圈内烤熟,表面不焦不生、中空而鼓,吃起来香脆可口。
沁县的干馍烤熟后是空心的,可以夹枣糕吃,可以夹菜吃,当然也可以夹肉吃。有句俗语说:“沁州甚最好,干馍圪夹糕。”可见,干馍夹糕是沁县的名吃。干馍夹肉也是当地的名吃,“卤肉干馍”的名气就很大。
沁县人称馒头和饼均为“馍”,其实是传承了古代的说法。宋代编撰的《集韵》里说“馒头,饼也。”可见在宋人那里,馒头和饼是一回事。所以,沁县人称馒头为“馍”,称油炸食品为“油馍”,称烤饼为“干馍”,至少应该是宋代以前。
干馍是沁县传统名产名吃。在沁县,哪怕是再小的一座村庄里,都能找到一个打干馍的小铺,可见干馍在沁县的普及程度很深。
沁县干馍的特点是不霉不烂,不含防腐剂但却很耐贮,干馍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依然不变,咀嚼起来口舌生津,无需饮水而不必担心噎喉。因此,干馍过去是出远门的人必带的干粮。
在2011年,沁州干馍制作工艺入选“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”。
上一页:
下一页:说说河北张家口的赤城小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