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。雨水时节,气温升高、降雨增多,故名“雨水”。也有人认为“雨水”中的“雨”为动词,应读为“yù”,即为“雨[yù]水”。
大诗人杜甫笔下的雨水节气是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人们也用各种语汇来形容雨水节气:“雨润万物,大地回春”;“甘雨降时,万物以嘉”;“霏霏细雨,润泽天地”;“一朝春雨,万物清明”。
古代农家有个习俗叫做“占稻色”,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,来占卜这一年稻谷的丰歉。雨水节气当天,华南一带的农户人家往往以爆炒糯谷来占卜收成,爆出的糯米花越多,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收成越好。后来,就演变成在雨水节气吃爆米花的习俗,当然也就不仅仅限于吃糯米花了。
在川蜀一带,雨水时节要吃女儿女婿做的“罐罐肉”,就是砂锅炖猪蹄和猪肉,再放入一些大豆、海带、大枣、枸杞等。在北方的一些地区,雨水节气还有一种吃龙须饼的习俗。龙须饼就是一种香而酥脆的北方特色小吃。吃龙须饼也有向龙王祈雨的一重寓意。
雨水节气有许多农事古诗词,今天就说一说元稹的《雨水正月中》这一首。《雨水正月中》[唐·元稹]:雨水洗春容,平田已见龙。祭鱼盈浦屿,归雁过山峰。云色轻还重,风光淡又浓。向春入二月,花色影重重。
元稹的这首诗,首句就点出了雨水节气的作用——洗春容。第二句则是描述了农田里水气袅袅升起,似乎是一条龙在飞舞游动。第二联讲述了雨水三侯中的“獭祭鱼和鸿雁来”。第三联则是“云色”对“风光”;“轻还重”对“淡又浓”。尾联,则说时间已经到了正月末,即将踏入二月的门槛了。
总之,雨水时节,充满了希望与喜悦,风说急也缓,天乍暖还寒,云色忽重忽轻,花影一重又一重。
上一页: